第92章:陈少监的人情_贞观公务员
笔趣阁 > 贞观公务员 > 第92章:陈少监的人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92章:陈少监的人情

  “我想把这炒茶的手艺卖给你们。”

  陈平安直话直说,也不藏着掖着。

  朋友是朋友,买卖是买卖。

  王崇基感觉自己好像是听错了一般,不敢相信地问道:“卖……卖给我们?”

  陈平安回道:“不错。”

  他又让张超拿出三小包的茶叶,给了王崇基、郑仁泰、李延寿三人。

  “你们可以拿回去,让你家大人尝一尝。”

  “这茶叶的味道,绝对比茶饼要好一些,而且,手法也比较简单。”

  “我相信,你们家的大人会有兴趣的。”

  郑仁泰看着陈平安温和而又自信的神情,很想说,既然简单,那我们自己想办法做炒茶不就行了?

  为何还要花钱,从你这里买手艺?

  郑仁泰不明白,王敬直、李延寿两人更想不明白。

  一个是十几岁的小纨绔,一个是一心只有史学的书呆子,根本就不会做生意,也不太懂人情世故。

  倒是王崇基很快就想到了什么,看着陈平安如此自信,当即就抱拳问道:“敢问陈少监,这手艺,价值几何?”

  陈平安束起一指。

  王崇基顿了一下,问道:“一万钱?”

  陈平安摇摇头。

  王崇基微微蹙眉,觉得十万钱的价格,实在是有一点高。

  便想着,要不回去和自家大人商量一下。

  却听到陈平安开口道:“十万钱,不多不少。”

  王崇基抱拳道:“陈少监,十万钱并非是小数目,我们想回去请示一下大人,最迟,三日后给你回信。”

  陈平安点点头。

  又是一番吃吃喝喝,然后才离开曲江畔,又去了樊楼,带了几样美食回家。

  “大哥,我们真的要花十万钱,买一個制茶叶的手艺?”王敬直有一点儿愤慨地问道。

  王崇基把玩着手中的小茶杯。

  陈平安离开的时候,似乎也没有带走这一套茶具。

  “仁泰兄,你觉得这茶如何?”

  郑仁泰砸了咂嘴,回道:“好茶。”

  看着王崇基手中的小茶杯,又想到了什么,也开始端起桌子上的小茶杯,把玩儿了一会儿。

  如此小巧玲珑的茶杯,他还是第一次见呢。

  王敬直看了看郑仁泰,也就知道这件事情,估计是八九不离十了。

  王崇基看了看身边的弟弟,知道他是年轻气盛,不想自己吃亏。

  便解释道:“我们买的也不完全就是陈平安的炒茶手艺,而是一个人情。”

  王敬直嘟着嘴,轻声道:“人情,他一个少监,还能有多大的人情?”

  王崇基微微冷声道:“哼,你若是还如此轻视于他,那以后就不要出门,还是在祖祠那边多读书吧。”

  “他是少监不错,可他来京师才几个月?他如今又是何年岁,他又是何出身?”

  “你再过几年,便是和他现在一般大,你能短短几个月的时间,获得陛下的认可,成为陛下身边的近臣,然后升官加爵,至蓝田侯?”

  “陈平安如今在士林之间的声望很高,那些读书人,谁见了陈平安,不得称呼一声先生。”

  “你能让那些读书人,称呼你一声先生吗?”

  王崇基的话,让王敬直微微缩了缩脖子,不再说什么。

  他自然也知道陈平安如今如何得圣宠,又是如何平步青云。

  说白了。

  还是年轻气盛,然后,羡慕嫉妒恨罢了。

  “我知道了。”王敬直在王崇基的冰冷眼神之下,连忙认错。

  郑仁泰则是缓和了一下气氛,说道:“也别小看了这炒茶手艺,若是一个人一天真的可以炒出这等清香可口的百斤茶叶。”

  “那么,我们将会卖出更多的茶叶,到时候,也就能够养出更多的士子。”

  “更何况,还有这茶具呢。”

  王崇基看向了郑仁泰,这位能够跟随陛下南征北战,并且还在那百余场的战场上活下来,如今官至中郎将,自然也是一位胸有城府之人。不可能不知道,这一次的买卖,最主要的还是买一个人情。

  王崇基道:“是啊,这般小巧玲珑,手感极妙的茶具,也是一个生意。”

  说完,说出了心中最后的猜测。

  “况且,若是茶叶卖的好,到时候,必然会出关,这一道商税,陛下岂会放过?”

  “想来,我们如今可能是第三个品尝茶叶之人。”

  郑仁泰微微歪着头,觉得王崇基所言不错,他们可能是第三个品尝茶叶之人。

  第一位,自然是坐在那九五之尊的帝王之座上的陛下。

  这第二人,很有可能就是那几位朝中大臣。

  他们则是第三人。

  若是不买。

  到时候,再想要买,就不是这么的容易了。

  “我等现在就回去吧。”

  王崇基也不想多做逗留。

  大家都是各回各家。

  李延寿虽然一心只有史学,却也知道,这一次,是一个机会。

  他是书呆子,不是憨子。

  “崇基兄,此时,我家也跟一手,还请你回去向伯父说明,我们还是以前一样,五家能出钱的出钱,能出人的则是出人。”

  王崇基点点头。

  第二天。

  陈平安就接到了拜帖。

  十万钱。

  五个大箱子。

  不得不说,这铜钱作为货币,确实是有一点儿不方便。

  要是有银票就好了。

  官方制定银票票额,而不是民间自行,或者是官方乱来,一张纸,来一个十万两,很容易就破坏了财政体系。

  官方很容易成为失信官府。

  陈平安理所应当地收下了十万钱,然后拿出了两份竹简。

  一个是炒茶的手艺,一个是茶壶的手艺。

  “买一送一。”

  “喝这般上好的茶叶,就应该配上这样的茶具。”陈平安说道。

  王崇基抱拳道:“理应如此,理应如此。”

  说实话。

  他看了陈平安泡茶的手法,也有一些想要尝试一番,总觉得,这很配他的身份。

  陈平安抱拳道:“合作愉快。”

  王崇基也笑着回道:“合作愉快。”

  陈平安相信王珪、崔民干等人不会审时度势,不然,前段时间,也不会让崔元龙等人组了个局,邀请他参加曲江宴。

  对方不想和他成为敌人,陈平安其实也不想和世家大族成为敌人。

  虽然,在帖子上看到过不少楼主,一开始就把世家当做是敌人来对待。

  可也有一些帖子,讲述着世家和皇家之间的关系。

  分析的也有一些道理。

  若是世家门阀真的威胁到了皇权,以李世民这位马上皇帝的作风,以李治那腹黑的作风。

  根本就不可能只是修改氏族志,禁止世家通婚这几个手段。

  世家门阀确实底蕴深厚,实力也比较大,在朝堂之上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。

  可唐朝初期,说白了,也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。

  这是因为李世民不用这些人,也没有其他人可用了啊。

  但凡是读书人,多多少少也都算得上是出身名门,什么太原王氏、清河崔氏、琅琊王氏、杭州许氏等等。

  陈平安完全可以通过雕版印刷术、造纸术、科举制度,以及后面的活字印刷术等,让天下人人都是读书人!

  到时候,便是流水的王朝、流水的世家,铁打的读书人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85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85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