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六十三章 章台问对_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
笔趣阁 >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> 第九百六十三章 章台问对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九百六十三章 章台问对

  诸葛亮看得是目瞪口呆,刘正那变脸的速度,他这几日是见多了,倒不觉得奇怪,只是堂堂大汉天子,和自家皇子,竟然是这样一幅模样,简直是闻所未闻了。

  刘赫笑骂一句:“得了得了,在父皇面前还装模作样。今日有你结义兄弟在此,父皇给你留点脸面,对了,你岳丈大人带着你的那个未婚妻入宫了,稍后谈完了正事,你去太后宫中见一见。说起来你也十五岁了,是该完婚的年纪了。”

  “啊?这……”刘正的脸色顿时耷拉了下来。

  “这什么这?再敢多嘴一句试试?”刘赫作势抄起了手边刚刚放下的那个鱼食木盒子,刘正见状,立马闭嘴不言,看起来乖巧得很。

  刘赫这才重拾心情,面容再次恢复成了那副和蔼可亲的样子,看向了诸葛亮。

  “我这皇儿,顽劣得很,倒是让你见笑了。”

  诸葛亮摇摆着羽扇,忙道:“不敢不敢,大皇子天性率直,聪颖非常,乃世之人杰也。”

  刘赫瞄了刘正一眼:“这小子有多少斤两,朕还能不知道么?和足下相比,他实在差得太远了。日前,飞鹰卫向他传讯时,他委托飞鹰卫带回来的信件中,曾提及你对他说过的一番平定天下之策论,朕与文若商议良久,颇觉新颖,故而在此专候,想与你当面探讨一番。”

  诸葛亮万分动容:“亮何德何能,劳陛下亲候于此,万分惶恐之至。”

  “朕说了,都是自家人,这等虚礼就免了吧。”刘赫摆了摆手:“你说,方今天下局势,任何一方,要想单以武力取胜,从而剿灭其他势力,都已是难如登天。要取天下,势必要从人心着手,否则,纵然能以兵锋取胜,也将损失惨重,影响国势,不知朕有无理解错?”

  诸葛亮说道:“陛下所言,确为草民之意。”

  “嗯,没错就好。”刘赫看着他道:“你且先说说,为何以兵锋强攻,会影响国势?”

  诸葛亮道:“陛下当知,如今内外局势,朝廷虽是一家独大,鹤立鸡群,以朝廷实力,要单独剿灭任何一方诸侯,都是易如反掌。然而,刘焉、曹操谋逆,刘备、孙坚、士燮也是别有所图,朝廷越是强大,他们便越容易沆瀣一气,联手对抗。如此一来,日后再有战事,便绝不会仅仅是朝廷与其中一方之战,势必会将多方诸侯,都牵涉其中。”

  “如此大战,双方用兵,只怕不下百万,旷日持久,血流成河,各方精锐之士,海内忠勇之徒,便将损折大半,并使国库空虚,非十数年之休养,不可恢复元气。”

  刘赫轻捋虎须,频频颔首,而刘正则是满眼得意之色,仿佛说出这番话的是他自己一般。

  诸葛亮用羽扇在面前的桌案上画了一圈:“除此之外,大汉之地,强敌环伺。南匈奴为陛下早年所灭,鲜卑业已臣服,其中诸多部落,都迁入汉境,学习汉话和耕种、纺织之道。西羌各部,由胡市之商贸往来,再加上关羽、马超等大将,频频征讨尚未臣服之部落,自行扶持听命于朝廷之首领,再施以天恩,赠送宅邸、田地,减免赋税,如此恩威并施,西羌也无大患。然他们终究不曾完全归化大汉,中原稍有变动,这些人只怕未必可靠。”

  “即便他们忠心一片,可幽州之北,尚有乌桓、高句丽为祸一方,且陛下重新掌控凉州,如敦煌、酒泉之地,渐渐安定,商贸频繁,与我中原大地断绝数十年之久的西域各国,也渐有重建往来之势,其中又有多少良善之辈,多少贪恶之徒,犹未可知,此亦为隐患。”

  “假使朝廷与各方诸侯联军,连月,甚至连年血战,最终纵然一统天下,却也要元气大伤,届时各方胡虏贼寇,趁势而起,原本臣服的鲜卑、西羌,也或有复叛之心。国内逆贼余势,死灰复燃,起兵呼应,立时便是祸起萧墙。”

  刘赫听得是两眼放光,心中激动非常:“好,说得好。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朕今日受教了。”

  “草民不敢。”诸葛亮欠了欠身道。

  刘赫站起身来,向前走了一步:“那从人心着手,又是何解?”

  诸葛亮也站了起来,说道:“大汉天下,近百年来,久历沧桑。党锢之祸,胡虏入侵,宦官当权,董贼乱政,及至诸侯并起,四方扰攘。天灾肆虐,战火遍地,百姓流离失所,苦不堪言,民心渐失,方有黄巾之祸。”

  “诸侯之中,袁术,袁绍,公孙瓒,韩遂等辈,不知天时,不晓地利,不通人和,盘剥百姓,索取无度,使得民心远离,实乃昏悖之主,自寻死路,焉有不败之理?”

  “然现今所剩诸侯,曹操、刘备、孙权,俱是一时豪杰,治理地方,井井有条,开荒、减税、明法,使百姓得享安宁,自然多有拥护之。故此,其在治下郡县之中,凡有征召,必一呼而百应。百姓既有余粮,又归心于彼,则军粮、兵源一应而足,文武人才,纷纷投效,军心士气,亦非袁绍等辈可比。所谓大势,无非如此而已。”

  刘赫越听越是惊喜,心中直呼:“好个诸葛亮,不愧是能作出隆中对的人,如今即便只有十七岁,这眼界、格局,也是高人一筹啊。”

  他急忙追问起来:“那以你之见,朝廷如何行事,才能将这民心,这大势,争取到手,又当以何等手段,来应对这内外局势?”

  诸葛亮低头沉吟,摇着羽扇,在桌案之后来回踱步。

  刘赫还没着急,刘正先急了起来,他扯了扯诸葛亮的衣襟,嘟囔道:“贤弟,你倒是快些说啊……”

  刘赫狠狠瞪了他一眼:“你闭嘴。”

  刘正十分扫兴地坐了回去,可眼光依然时不时朝诸葛亮瞄去。

  这时,诸葛亮停下脚步,抬起头来,说道:“草民以为,朝廷当坚持剿抚并用,有些人当抚,有些人当剿。这抚与剿,也当有所次序。”

  刘赫大喜:“何人当抚,何人当剿?又是谁先谁后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85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85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